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热门新闻>正文

“圈子文化”是中国文坛劣根性的体现

时间:2016-06-27 21:37:19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QQ截图20160627215132.jpg

摘要:有些作家或者相关从业者更看重“泡圈子”,而不是“写稿子”“埋头工作”

近距离观察中国作家、编辑群体,会发现这是一个高度圈子化的存在。很多作家、编辑,往返流连于全国各种研讨会、线下聚会、发布会以及学习班,热衷于社会活动,互赞互捧,俗话就是“泡圈子”。

泡圈子,耽误了作家们“写稿子”和编辑们的本职工作、休息时间。尤其是对于作家而言,饭局、座谈会虽然并不是旷日持久的活动,但如果排满日程,还是会侵吞创作时间,特别是长篇小说或者巨作这样需要“关起门来、六亲不认”的高强度、长时间写作。

圈子本来是一种很寻常的现象,作家、编辑“以文会友”更算得上风流雅集,西方艺术家在工业革命之前就诞生了互相交流的沙龙文化。但在中国,作家、编辑“泡圈子”却是不得不为之。

一方面,中国是人情社会,亲旧师长、领导、同行的邀约,不好拒绝;另一方面,则是圈子的现实作用意义非凡。因为无论是文学评奖、作品发表还是文学批评乃至个人声誉,文学界都保持着鲜明的“圈子文化”特征,泡圈子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对于作家,特别是“纯文学”作家来说,要获取上升的甬道,必须先得到圈内权威的认可和支持,否则很难出头。

和很多行业一样,作家、编辑圈不仅有“圈子”,还营造出一种与之匹配的“圈子文化”。尤其是在传统文学领域,有些善于依靠圈子、运用圈子的作家,脑子里充满了“圈子意识”,作品好与坏并不是首要考虑因素。无论是文学评奖、文学期刊还是文学评论,都是如此。久而久之,资历就成了衡量作家地位的重要标准。以国家最高奖的茅盾文学奖为例,2015年的茅盾文学奖获奖者平均年龄为61.8岁(此前最高纪录为2005年的57岁),且首次未有50岁以下作家获奖。

虽然老牌作家大笔如掾,作品质量或许更有保证,但在上世纪80年代他们成名之时,也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文学创作的道路越来越圈子化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对于那些还在力争被更多读者认可的作家们、尤其是网络作家们来说,保持与其他作家、文学奖评委、文学期刊编辑和评论家们长久的往来,收获圈子里的人情和福利,就十分重要。

所以中国的作家、编辑们不得不混圈子,一方面要“做事情”,另一方面也要“做人”,沉不下全部的心去做“要耐得住寂寞”的文学事业了。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