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媒体视角>正文

央广网:网络文学:“反哺”商业“引渡”世界

时间:2018-04-13 10:00:49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国网络文艺也进入了高歌猛进的阶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为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5.8%,飞速发展的互联网为文艺评论的发展带来了新动能,也吸引了新生力量的不断涌入。

  近日,由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主办的“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论坛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十多位文艺理论评论专家围绕摄影微评、网络影视和网络文学等热点展开了专题研讨,并与120位高校师生进行了热烈互动。

1523584962691753.jpg

  网络文艺:“入世”更需“出世”

  “可能我们一直觉得电视是传统媒体,互联网是新兴媒体,但在全媒体发展的今天,两者之间的界限其实已经很模糊了,网络综艺更重要的是在于一种互联网思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讲师朱传欣告诉记者。

  据朱传欣介绍,作为网络文艺阵营的重要成员,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和网络剧、网络电影成为了拉动互联网流量的三驾马车,他们的发展也体现了从电视到网络、从节目到内容、从作品到产品的趋势。网络综艺想要“入世”,就必须要完成从电视节目作品到网络内容产品的全方位转变,而不仅仅是通过互联网播出的传统综艺。

  不过,网络文艺蓬勃发展的同时,一味迎合“点击量”等需求的内容制作也让网络文艺泥沙俱下,更需要以“出世”的态度加强网络文艺评论工作的力度与水准。

  据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学部副学部长贾秀清研究,当前很多网络动画的内容与画风都趋向全年龄化,但都以对用户满足为策略,呈现出生产模式化、供给“奶嘴化”的倾向。在这样的前提下,加强网络文艺评论的主阵地建设成为了当前亟待重视的课题。

  网络文学:“反哺”商业“引渡”世界

  自1998年诞生起,我国网络文学发展迅猛,影响力不断增强,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12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经达到3.78亿,占网民总体的48.9%。与此同时,网络文学也开始走向海外,反哺世界文学发展,引渡中国文艺。

  据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邵燕君介绍,中国网络文学在“走出去”之后,现在已经开始在当地引发对中国网文机制模仿的原创作品,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输出国文学生产从印刷时代迈向网络时代的文明进程。“可以说我们真正传播出去的不仅仅是小说,还有先进的媒介原创生产机制”,邵燕君告诉记者。

  但在迅速发展的同时,网络文学也备受内容同质化、低俗化等问题的困扰,有评论甚至将网络文学视为商业市场的奴隶。

  晋江文学城创始人黄艳明从业界角度考量,认为其实是商业行为推动了网络文学作品的某些不良因素出现。据她介绍,随着阅读终端从电脑、手机等过渡,一屏所呈现的信息越来越少,这也就导致了题材越来越窄化,目前正在经历的IP时代更是让题材进一步窄化。同时,手机碎片化传播的特点也导致作者必须尽快入题,慢热作品很难出现。

  邵燕君则认为正是商业机制的发展才让中国网络文学发展到今天,只有在商业机制的基础上讨论文艺评论引导才能真正起到作用,只有靠新制度、新盈利模式来打破和取代旧有的落后模式,才能推动文化向更加多元丰富的方向发展。

  据主办方介绍,本次论坛为“中国文艺评论进校园”的首场活动,旨在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拓展文艺评论空间、引领青年文艺学子、滋养青春艺评力量、催生优质评论作品。据悉,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将总结首场论坛的经验,深入进校园,用微影评、微视频评论、网络文艺解读等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评论方式,运用新媒体鲜活生动的展示形式,吸引青年力量加入到文艺评论的时代潮流。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