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开卷虚构类与非虚构类榜单出现了较大变动,榜首均易位于首次入榜的新书。此外,虚构类中有4种、非虚构类中有1种首次上榜图书,分别为唐家三少“龙王传说”系列的第14本,东野圭吾的新作《风雪追击》,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教材指定阅读书目的《创业史》,去年年底热映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小说版和青春文学作家八月长安的首部散文集《时间的女儿》。少儿类榜单依然以经典书目和长销系列图书为主,《笑猫日记——樱花巷的秘密》位居首位。值得注意的是,本月共有4个分册的“哈利·波特”入榜,这一畅销系列的传奇再度被续写。
延续16年热度不减
“哈利·波特”系列在2000年开始进入中国,同时也给中国的图书市场施了神奇的“魔法”:从2000年9月系列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到2007年10月第七部终结版《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每一部“哈利·波特”系列新书上市都会给读者带来惊喜,更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可以说,阅读“哈利·波特”系列图书是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伴随着他们走过儿童到青少年的7年时光,每位小读者都跟随“波特三人组”一起成长。回顾开卷2000年到2007年8年间年度畅销书排行榜,有6年的少儿类排行榜冠军宝座被“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占据。
“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热销是一个世界级的畅销现象,以至于在整个系列7部作品完结9年之后的“续集”——《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上市时,依然会有大量读者提前排队等待购书,甚至有粉丝会如同过节一样装扮成“巫师”穿插在排队购书的队伍中。其实,《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并非J.K.罗琳所著,而是由编剧杰克·索恩在罗琳的帮助下构思所写,尽管如此,这本书依然在2016年豪取欧美市场年度畅销书排行榜的冠军。《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文版在去年10月底上市,短短几天的销量就冲入当月的少儿类畅销书榜,在接下来的11月成为当月全国畅销书排行榜的第一名。凭借高关注度和傲人销量,再次印证了“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在中国读者心目中不可撼动的地位。“哈利·波特”系列陪伴中国读者走过了将近16个年头,距离上一本《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出版也过去了9年,但“哈迷”们的热情始终持续不退。
从图书作品到大IP
开卷与今日头条合作,对“哈利·波特”系列图书的读者画像进行了分析,一起用大数据来看看中国“哈迷”的“真面目”,调查发现,在人口属性上,“哈迷”群体当中,男性(57%)比例略高于女性(43%);年龄分布方面,不考虑智能手机使用较少的少儿人群,关注“哈利·波特”话题的人群以18—23岁为多,其次是24—30岁,两个年龄段人数合计占到粉丝比例的95.5%;在地域分布方面,“哈迷”数量统计前三位的省份分别是广东、江苏和北京,四川、山东、浙江、上海的粉丝数量也比较多。
除了“哈利·波特”系列以外,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畅销题材和热门影视作品都是来自于科幻、魔幻、玄幻等幻想类题材,尤其是一些名作更是会营造一个庞大的世界观。例如,“魔戒”系列、“冰与火之歌”系列、“暮光之城”系列等都是如此,大批忠实的读者不再仅仅是关注故事情节本身,而是对书中所建造的世界观、人物关系、大事年表、地图等方方面面各种细节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就如同“红学家”在研究《红楼梦》一般。从各个IP所产出的产品来看,从图书到影视,再到游戏,从阅读和娱乐到各种文创、玩具、服装等商品,都会受到粉丝们的大力追捧。
近年来,国内的畅销题材也多是来自于幻想题材,包括科幻著作《三体》、魔幻题材的《龙族》、中式玄幻题材的《哑舍》,以及众多的穿越、架空和仙侠题材作品。国内很多畅销的幻想题材作品最初都是以网络文学的形式出现在各大原创阅读平台,在获得网友认可之后便以图书的形式出版上市,与更广泛的读者见面。幻想题材作品也是IP投资最关注的领域之一,很多当红的热播影视剧作品也都是来自于这里,影视剧的热播和图书的畅销往往会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进一步放大IP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