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消遣 > 影视动画>正文

专访 | 泉州百崎微短剧产业园:以短剧为桥 促进影视文化共荣

时间:2025-09-30 11:39:28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1759981332892683.png

  为全景式展现中国短剧产业的蓬勃生态,深度挖掘优质拍摄基地对行业发展的核心支撑作用与战略价值,我们特别策划了“盘点中国十大微短剧拍摄基地”系列专访活动。

  此系列旨在通过深入访问各地标杆性短剧影视园区,系统梳理产业实践经验、广泛传递创新发展思路,为推动整个微短剧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本期,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福建省百崎影视产业有限公司CEO潘融融 ,由其带领我们深入探索泉州百崎微短剧产业园——这座迅速崛起、备受行业关注的短剧产业新地标,详细探寻其在场景精心打造、服务全面升级以及文化深度融合等方面的独特秘诀与成功经验。

1759981691107020.jpg

  小编:最初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关注到短剧这个赛道,并决定投身于影视园区的运营?

  潘融融:契机是刚开始在抖音上看到的很多短剧片段剪辑,剧情很癫但是却让我很入迷,总是忍不住看下去,后来入了短剧的坑,下载了红果天天刷,后面才发现其实短剧这个行业空间非常大。

  比如说2024年整个行业就达到了营收五百亿的规模,然后2025年更是1000亿的规模。

  所以我们就感觉说,哎,如果我们能做一个好一点的基地,让大家来拍的话,会是一个比较好的一个商业模式,然后我们自己下过很多次剧组,在横店和剧组同吃同住,吃的是一天30元的套餐,住在一天60元而且没有毛巾没有一次性用品的宾馆里我们感同身受到剧组真的非常累。

  所以我们想要打造一个更高效、更人性化的园区,通过我们的一个组织安排,让他们能够把效率提高。

1759981717411408.jpg

  比如说每个场景的复用率,或者是通过很基础的空调安装,让短剧团队现场体感更舒服,或者是因为我们的整个配套更完善,才能让他们能够缩短拍摄周期,同时降低当天的拍摄时长。

  这样子能够保障剧组人员健康的同时,而且能够提高他们在我们这边拍的效率,总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拍摄效率。这是我们想做的一个事情。

  小编:在园区的日常运营中,您个人最关注的是哪些环节?有没有一些让您印象深刻的故事或经历?

  潘融融:因为项目正在进入试运营阶段,我最关注的是实景场地的建设是否能满足拍摄团队的需求。

  一个比较印象深刻的事情是在进入项目之前,我们所准备的【挑空大别墅】这个场景是由另外一个公司所设计的,渲染图的效果确实不错,但是因为我们给【挑空大别墅】所预留的空间太大了,如果只是按着渲染图去做这个场景,会让别墅显得很空旷,没有家的温度。

  于是我们又加紧联系了一家设计公司和在横店的美术团队,根据别墅景整体面积重新设计,尤其是在小家具的摆放上花了很多心思,把旋转楼梯放在了更出片的位置,真的是一个时间紧任务重的事情,不负使命,我们在预设的工期内完成了【挑空大别墅】的二次设计加落地。

1759981743623669.jpg

  我们很担心因为我们没做好场景而导致一个本该爆火的短剧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所以我们从横店邀请了很多美术老师来给场景做进一步的优化,也希望大家能来泉州百崎微短剧产业园看看我们的态度和心意。

  小编:泉州百崎微短剧产业园目前主要服务哪些类型的团队或项目?您觉得园区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潘融融:短剧团队肯定是我们合作最多的客户,但是除了短剧之外,我们也承接了比如电视剧《灿如繁星》电影《奇妙的我们》等短剧之外的影视作品的拍摄需求,不管是室内景还是室外景,不管是现代戏还是年代戏,我们基本上能做到85%的场景全覆盖。

  既然说到特色,我认为百崎微短剧产业园的特色是百崎足够年轻,我们团队基本上都是95后还有很多00后,大家对于园区场景的设计、园区发展的规划我想用六个字来形容——敢想敢说敢做。

1759981766188073.jpg

1759981783686605.jpg

  我们不光室内场景有好的设计,我们又愿意把园区打开面向社会,我们在实景楼顶楼做了开放的露天酒咖,又在另一栋楼创新的做了福建省内第一个BAC开放艺术园区,我们还合作了清华、北邮、厦大的博士们(一群95后和00后)正在把全国第一、全球前三的指控团队落地泉州,打造出全球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的AI交互微短剧+文旅园区。

  在明年的项目三期,我们会打造一座占地大约80亩左右的宋元文化古城,用来弥补福建内没有拍古装戏的场景这一不足。

1759981801944038.jpg

  300亩地的产业园规模让我们有充足的信心让剧组拍戏体验好,游客游玩体验好,因为,我们足够年轻;幸好,我们足够年轻。

  小编:园区坐落于泉州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您认为百崎微短剧产业园如何与本地文化、旅游等资源相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魅力?

  潘融融:“半城烟火半城仙”不光是一句诗,也是对泉州市的无数种描写之一。我们的独特魅力,源于用短剧为泉州文化赋能,打造“最泉州”“最福建”的短剧出品地。浅聊一下,我们会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充分挖掘闽派文化元素进行内容创作

  我们有意组织创作者深入挖掘闽派文化元素,将标志性文化景点的历史故事,以及闽乡闽水的民俗、传统技艺等融入微短剧的剧本创作中,通过微短剧的形式进行传播,展现海丝泉州和周边城市的文化底蕴,展现福建的文化魅力。

  2.充分利用本地旅游资源进行拍摄和推广

  感谢泉州市文旅局对我们的项目大力支持,帮我们外联了泉州市众多历史文化景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景点,将其作为微短剧的拍摄场地,展示福建的美景,吸引观众对泉州旅游的关注和对福建旅游的向往。

  3.着力建设主题旅游景区和沉浸式体验项目

  我们三期将建设宋元古城主题园区(80亩地左右),打造沉浸式文商旅综合体。还原宋代的建筑风格、生活场景和商业氛围。既给短剧拍摄留出足够的创作空间,也为游客提供足够的游玩空间,互不打扰;互相成全。

  在特定区域推出沉浸式演艺项目:结合福建泉州的文化特色,如南音、提线木偶等,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和参与这些表演,感受福建海丝泉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4.适度开发文化旅游衍生品

  结合微短剧 IP 开发泉州文旅周边产品;亦可将这些产品植入在短剧中,同时在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和销售,进一步传播泉州的文化。

  我们最终实现的目的是文化与商业的双向奔赴——短剧因泉州文化而独具一格,泉州文化则借助短剧的流量破圈传播,最终为城市带来品牌声量与旅游消费的实际增长。

  小编:在拍摄支持和服务方面,园区做了哪些具体的优化或创新,来更好地满足剧组的需求?

  潘融融:因为淋过雨,所以才想为别人打好伞,我们的核心思路是从一个简单的“场地出租方”转变为一个“全产业链服务合作伙伴”。

  我们为承制团队打造了专用的小程序【百崎纵横】,通过流程数字化、场景可视化、服务人性化、支持生态化,全方位地降低剧组的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最终目的不仅是让剧组“来了能拍”,更是让剧组“愿意来拍”、“喜欢来拍”,并最终成为园区的“回头客”和“推荐人”。

  小编:除了拍摄场景,园区还为入驻团队提供了哪些配套服务或资源支持?

  潘融融:

  1. 专业发行配套赋能:打通多元化发行渠道,为短剧作品对接优质平台资源,助力内容高效触达目标受众,提升作品传播力与影响力 。

  2. 优质项目资金加持:针对具备市场潜力的优质短剧项目,提供专属资金支持,缓解创作团队资金压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与高质量完成 。

  3. 一站式注册便捷服务:全程专人协助入驻企业办理注册手续,简化流程、节省时间,让企业无需繁琐奔走,快速开启创作与运营 。

  4. 普惠政策补助护航:整合并落实配套普惠性政策补助,降低企业运营成本,为剧组及入驻公司的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激发创作与经营活力 。

  小编:我们看到越来越多新团队、新创作者进入短剧领域,对于这些新入行的新人,园区是否会提供一些特别的扶持或合作模式?

  潘融融:一个行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不断加入这个行业的人。 换个角度来说,我们团队也都是短剧赛道上很年轻的新“新人”,只是大家所处的视角不同、所要为一部好的短剧做到的事情不同,所以我们很欢迎新人的加入。

  除了资金加持;普惠政策补助之外,只要你敢于提出一个好的想法,我们就愿意为你做到其他你做不到的事情。

  在欢迎新人加入的同时,我们也在发现新人。

  我们已经和泉州市、福州市、厦门市的高校们达成战略合作,对影视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创作平台,也会举办学生创作大赛,为每一个好想法、好项目送上属于我们百崎的助力。

  小编:您认为一个理想的短剧创作环境应该具备哪些要素?百崎目前在哪方面做得比较满意,还有哪些希望继续加强?

  潘融融:理想的短剧创作环境,核心是 “尊重创作、降低成本、保障价值”有鼓励原创、保护版权的规则,能减少同质化跟风;

  有便捷的场景、器材、技术支持,降低制作门槛;

  还有多元变现渠道和公平分账机制,让创作者能专注打磨 “短而精” 的内容。

  所以好的短剧创造环境要具备哪些要素:

  我们的答案是要有创作的硬基础。

  1.模块化场景:拥有覆盖主流题材、可快速切换、即取即用的高标准现代实景场地。

  2.集成化供应链:服化道、设备租赁等资源高度聚集,为剧组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

  3.专业化配套:从合规的制片服务到舒适的住宿生活,让创作团队没有后顾之忧。

  百崎目前在哪方面做得比较满意:

  我们已经满足了这些硬基础,现阶段我们正在做的是打造活跃的产业生态循环。让行业内优秀的导演、编剧、制片、宣发等全链路人才,能在这里便捷地碰撞、组盘、共创。

  还有哪些希望继续加强:

  将所有繁琐流程“标准化”,将所有创意碰撞“创新化”,从而将宝贵的资源和时间,最大限度地还给内容创作者本身。我们园区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小编:除了硬件设施,园区在营造创作氛围、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方面,有没有一些有趣的安排或活动?

  潘融融:园区整体的规划并不单一只是为了短剧创作而生,我们的第一要求是剧组能在百崎拍的好,其次是在拍摄工作完成之后,能在百崎玩的好。

1759981831610541.jpg

  百崎微短剧产业园就在海边,累了的时候可以在天台酒咖喝一杯特调或者冰美式,惬意的看看海,也有3200平的艺术展空间(每月更新一次布展主题)可以打卡。

1759981849234920.jpg

  我们为剧组提供了更多可以休闲生活的空间,但是并不会刻意的过多打扰大家对自己工作生活的选择。

  我们认为不刻意的安排,便是最好的安排。

1759981876710841.png

  图为:2025年10月百崎主题艺术展海报

  产业园夕阳下的风景

  小编:AI生成场景、虚拟拍摄等新技术正在影响影视制作,园区有没有在这方面做一些尝试或布局?

  潘融融:我们已经布局短剧AI垂类赛道来反哺助力产业链整体发展,主要合作伙伴的发展方向从剧情到剧本、从剧本到台词、从台词到分镜的生成由AI全链路打通。

  小编:现在短剧出海已成为行业新热点,您认为短剧“走出去”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机会?

  潘融融:短剧出海不光需要关注,更需要下场去做,我们仍然认为,在“走出去”的这条路上,我们已经缓不济急。

  所幸我们出海团队的小伙伴们不负众望,目前已和i-Cable香港电视台、香港有线娱乐有限公司等几家海外平台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与福建省内第一的AI译制公司达成合作,建立合资公司落地产业园。

  整体看海外市场规模有望达百亿美元量级,覆盖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微短剧能精准击中当代人的碎片时间,打破文化传播壁垒的同时我们可以用“中国美学热”,以东方叙事面对世界议题,也是一个很适合的讲故事方式。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竞争日益激烈。短剧以其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和用户粘性,能够快速凝聚国内受众,并以更符合国际社交媒体传播规律的形式。

  因此在短剧出海方面,我们更要讲述中华故事,宣扬中华文化,防止他国文化盗窃,最终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文化话语权和影响力。

  小编:您希望未来泉州百崎微短剧产业园在行业中被赋予什么样的标签?接下来有哪些重点发展方向?

  潘融融:关于在行业中被赋予什么样的标签,在不同阶段这个问题值得反复深思。

  目前,百崎微短剧产业园处在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期,我们想实现 “拍摄 +文化+ 旅游”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

  没有什么比一站式服务到位更吸引人的,“微短剧全产业链服务标杆产业园”是我们这个阶段想要取得的标签。

  而接下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则是“科技与艺术融合的试验田”,科技分硬科技与软科技。

  硬科技上,我们在做全国最智能化的交互系统,拿着一根魔杖,轻轻一挥,指向灯,灯就亮了,指向空调,空调自动开启到最适宜时下的舒服温度,可以参考新加坡《哈利波特:魔法幻境》展,它是全球第一家这样做交互的展览,而我们的任务就是超过它,做的比它更好玩更有意思。

  软科技上,我们也已经布局短剧AI垂类赛道,而且,我们已经建立校企合作、群演培训系统及高校生实训基地,为微短剧产业培养专业人才,完善产业生态,更好的满足拍摄团队的配套需求,并且打造品牌形象:通过举办微短剧节、影视论坛等活动,提升产业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小编:我们注意到,基地位于泉州台商投资区,从政策上,地方还出台了专门的影视产业扶持政策,为台胞台企提供了就业创业补贴、医保服务等 “暖心政策”。基地在落地这些政策时,在取景补贴、项目投融资上是否有差异化考量?是否会对台湾影视团队、创作者设置针对性支持?

  潘融融:百崎微短剧产业园是依托泉州市台商投资区区位优势开发建设运营的品牌影视产业园区。目前,两岸融合的深化,两岸携手发展的机遇越来越多,越来越好。

  同时,百崎微短剧产业园是面向全国招商的品牌微短剧产业园,因此,台商台胞朋友来园区拍摄、入驻,都可以享受到同等优质的全链条一站式服务。

  泉州市台商投资区的两岸活动越来越多,越办越好,百崎微短剧产业园作为具有规模体量的优质产业园区,是极具魅力的文商旅平台,欢迎台商台胞朋友来园区洽谈、合作、入驻,共同发展,展现台商台胞的团队魅力、企业魅力!

  小编:台湾观众对闽南语内容、侨乡故事有天然的情感联结。基地在扶持相关作品时,是否会鼓励使用闽南语对白、融入侨乡非遗元素?这些内容在播出时,是否已观察到一些共鸣反馈?

  闽语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方言之一,我们在使用闽语方言、融入侨乡元素上一直在做积极的尝试,除了和专业的短剧团队搭班子外,我们也积极尝试接纳更多博主加入短剧这个赛道,不泛有福建省当地的博主,我们也在做很多积极的尝试。

1759981907633954.png

  同文同种根同源,闽台自古是一家。

  闽台华人华侨旅居世界各地,闽南语内容、侨乡故事已经是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力量,百崎的目标之一也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力为闽派文化的宣传推广添一把星火。

  小编:微短剧是两岸年轻人都喜爱的传播载体,您认为,相较于传统的宗亲、信仰交流,微短剧产业在促进两岸文化认同上有哪些独特优势?基地作为 “地标级影视文化高地”,如何承接这一文化使命?

  潘融融:微短剧作为兼具影视剧基因与短视频特性的新兴文艺形态,具有独特的内容优势和传播优势。

  习近平主席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

  百崎微短剧产业园作为地标级影视文化高地,不仅要有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更要有清楚清晰的站位。

  我们欢迎所有有志于打造优质影视作品的台商台胞朋友来百崎微短剧产业园拍摄。

  我们欢迎所有有志于推动两岸早日统一的台商台胞朋友来园区洽谈、合作、入驻。

  拍在百崎,乐在百崎,圆梦百崎。

  小编:最后,如果用一段话描述您对短剧行业未来的期许,您会说什么?

  潘融融:希望短剧助力文化强国,同时我也期许百崎微短剧产业园成为未来行业的标杆,更期待 “短剧 +” 的融合生态能持续深耕,与文旅、教育、电商等领域深度联动,既成为激活地方文化资源的 “流量入口”。

  最终,让这个充满活力的行业,以可持续的发展姿态,既实现商业价值的多元突破,更扛起文化传播的时代责任。

  愿大家多来百崎微短剧产业园走走,拍在百崎,圆梦百崎!

1759981935608381.jpg

  采访结束,感谢潘总的真诚分享,感谢您!

2.png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