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作家村七岁啦!
12月9日上午
中国网络作家村
第七届村民大会暨“村民日”活动
在滨江白马湖成功举办
12月9日,中国网络作家村第七届村民大会暨“村民日”活动在杭州滨江举办。本次活动由杭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杭州高新区(滨江)党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网络作家村、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杭州白马湖生态创意城管委会承办,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浙江省作家协会共同指导。
本次活动以“网络文学与数智未来”为主题,旨在展现新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的创新与发展成就,并深入探讨网络文学如何更有效地服务于文化强国建设和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网络文学在主流化、精品化发展上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指引。网络文学作为文学互联网应用的创新成果,已成为文化新业态的重要力量。希望作家村能继续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应对变革,继续承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文学发展贡献力量。
浙江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表示,中国网络作家村正在日益形成“影响力、辐射力、凝聚力”。其中,292位“村民”有着一定代表性,凸显中国网络作家村“影响力”;“村民”作品广受欢迎,很大一部分成为大流量、正能量,凸显中国网络作家村“辐射力”;各位“村民”齐心协力,中国作协、浙江省作协、杭州市文联、滨江区四级联动,运营团队兢兢业业,凸显中国网络作家村“凝聚力”。他期待,在此基础上加强引领力,创作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网络文学精品,继续推动网络文学发展。
杭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沈旭微说,中国网络作家村从白马荟到白马奖,从影视改编到网文出海,从IP直通车到数智作家村,从创作策源地到“一地三中心”,走过了扎实和富有成效的创业历程,见证与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学的繁荣发展。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作为村民日活动和作家村发展的主题主线。要以人才服务与精品创作为核心任务,以融合创新为根本动力,进一步优化网络文学创新发展生态,推动网文产业与新质生产力相融互促,实现人才、作品、转化、融合、出海新突破。
杭州高新区(滨江)常委、宣传部部长翟慧清表示,过去七年高新区(滨江)依托中国网络作家村,在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高新区(滨江)将继续秉持高水平、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理念,全力推进网络文艺事业和数字文创产业发展,进一步完善现代文化生态体系,为中国网络作家村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质服务保障。
中国网络作家村村长唐家三少表示,七年来作家村已集聚众多网络作家,创作了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作品转化交易金额超15亿元。今年,作家村不仅巩固了与国内文化机构和企业的合作,还拓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在网络文学评价工作上踏出坚实一步,新时代网络文学“白马奖”正式揭晓。未来作家村将继续打造开放、多元、有活力的创作和交流平台,推动网络文学繁荣发展。
活动组委会分享了新时代网络文学“白马奖”奖杯设计理念并为“白马奖”奖杯启封。
活动现场,中国网络作家村发布新时代网络文学“白马奖”,并进行颁奖仪式。该奖项旨在表彰新时代网络文学创作中涌现出的优秀作品和新秀,以促进网络文学与高新技术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副主任张晖现场发布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亚非中心出品的“剧看非遗”系列微短剧的首部作品《釉色伊人》。
浙江省网络作协常务副主席、杭州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媒学院教授夏烈进行《中国网络文学研究名家论丛(第一辑)》发布。
活动现场,还为中国网络作家村网络文学专家顾问、评论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中国网络作家村第七届村民大会暨“村民日”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网络文学新时代背景下创新与发展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也为推动网络文学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未来,中国网络作家村将继续发挥平台优势,吸引更多网络文学人才,促进网络文学产业的转化与发展,为文化强国建设和杭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截至目前,入驻中国网络作家村的知名网络作家已达292位;IP直通车累计举办28期,成交项目95项,累计成交金额破15亿;中国网络作家村“高级研修班”已举办9期,培训作家300余人,“中国网络作家村体验营”举办34期,先后带领700余位作者走遍全国。
来源:滨江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