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快捷登录

展开
您的位置:首页 > 娱乐消遣 > 热点关注>正文

郭靖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时间:2015-04-13 09:24:00    来源:爆侃网文综合整理    编辑:爆侃网文 字号:TT

公元1272年,郭靖和夫人黄蓉站在襄阳城上向远处的蒙古军营眺望。此时的蒙古人对襄阳城的围困已经有四年,并且建起了坚固的堡垒。上一次的襄阳之围,是因为杨过击毙蒙古皇帝蒙哥而结束。蒙哥的意外战死,导致蒙古军攻宋计划破产。

郭靖有点不明白,是什么使得蒙古人像蝗虫一样涌来,难道大宋气数已尽?

假如我也在那个历史现场,我想和郭大侠谈谈气候。

经济史学家发现,我国历史气温每升高(降低)1℃,农作物的产量就增加(减少)10%。在宋金的寒冷期,小麦的产量减少了8.3%,同样,,年平均气温若下降2℃,农作物的分布区位就会南移2到4个纬度。

从公元11世纪开始,全球包括中国的气候总体上开始变冷,这不仅使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而且使得周边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受到沉重打击,他们和汉族的关系也不断恶化。美国地理学家亨廷顿在《亚洲的脉动》一书中就认为,13世纪蒙古人大规模向外扩张主要是由于他们居住地气候干旱,牧场条件变坏所致。

2012年的《经济学季刊》有一篇论文《气候变化是否影响了我国过去两千年的农业社会稳定》,就曾用数量经济史的视角来研究这个问题。文章说,少数民族所从事的游牧业,是一个完全靠天吃饭的行业,这些民族大多生活在中国西北部的广阔地区。当气候变得恶劣时,游牧民族应对气候变化的理性反应就是向南、向东迁移,这样必然与定居在东面、南面的农业民族相遇,于是双方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就难以避免。

作者通过历史数据分析认为,“外患高发期和气温较冷期的重合,这可能不单单是一种巧合,而更隐含着一种内在的关联关系。”也就是说,襄阳之战其实是地球气候变化决定的。

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的陈良佐教授曾探讨春秋到两汉时期的气候变迁,他说:“战国到文景时代的气候是温暖期……武帝时期是气候温暖期转入小冰期的过渡期……到了元帝时期正式进入小冰期。王莽时代低温和灾害达到高峰。东汉初期的气候是西汉小冰期的延续……桓灵时代气候恶劣的程度不下于王莽时期。”

由此可见,历史上所谓的开明盛世,都有着气候的背景,王莽锐意改革却生不逢时,而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已经和今天的眼光相近,但在粮食减产的低温期,也无法挽回大宋的颓势。历史上匈奴扰汉、五胡乱华、满族入关这些也都和气候变化有关,王朝的气数无不连接着时代的气候。

公元1273年,襄阳城破,郭靖夫妇以身殉国。南宋也失去了最重要的军事屏障,6年之后,左宰相陆秀夫背着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跳入冰冷的大海,南宋灭亡。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